法之道”非诉调解效果好 多元解纷促和谐 | 人民调解委员会 | 文章中心 | 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法之道”非诉调解效果好 多元解纷促和谐
工会简介

法之道”非诉调解效果好 多元解纷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2-10-09          点击数:493

10月9日下午两点,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曾志芳像往常一样开始对安源法院委派的案件进行调解。

第一起调解的是某公司拖欠建材商供货材料款的纠纷案。原告邹某和被告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来到法之道调解室内。

 

该案原告于2020914日与被告公司签订供货合同,2020720日起至2021123日,原告向被告公司陆陆续续供货的货款金额共计187836元;期间被告分五次向原告支付货款共计150000元整,剩余货款37836元未按约定支付。原告多次打电话、发信息给被告公司负责人林某讨要,但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拖欠。每次去公司也是锁着门。后来林某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迫于无奈,只好诉至安源法院。安源法院在查看具体案情后,认为可以利用法之道调解行业优势处理该案,遂将该案委派至商会进行非诉调解。

 

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曾志芳凭着自己对调解案件的丰富经验,对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某说道“今天我们提供诉前调解服务,虽然原告现在来法院起诉了,但并没有正式立案,还在诉前调解阶段,诉前调解过程既保密又能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你应该把握机会抓紧处理好,你还这么年轻,不能因为这个影响你的大好前程,一旦立案上了法庭将会对你个人征信及公司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并询问林某对欠款数额有无异议,林某听后连连点头说道“欠款金额属实,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是不对的”,并说因甲方未结算导致这钱迟迟未付给原告,并承诺在20221231日前将欠款一次性支付给原告。原告也表示愿意给被告公司一次机会,同意调解结案。

 

此案能不花费一分钱在诉前就得到调解,双方都很满意。此案能在半个小时内不到法院就得到圆满化解,得益于曾主任的悉心调解。随着案件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按手印,标志着又一起案件在“法之道”得到调解成功。

 

业主拒交物业费用引发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发、频发;一般是由于业主对开发商、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认识存在偏差,业主普遍认为房屋墙体开裂、楼顶漏水等房屋质量问题均归责给物业公司。今天接下来调解的某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就属于这种情形,该案从4月份开始已由樊雨兰法官和曾主任多次实地进行调解,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不得不进入诉讼,今天在“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进行巡回开庭审理。但在开庭前,业主和物业公司均表达了庭前调解的意愿。为了能尽量促成该案调解,法官樊雨兰,调委会副主任曾志芳,调解员陈莹,张明针对这特殊案例,和当事人耐心地分析利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让业主和物业公司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因为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副主任曾志芳一直在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的调解工作中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着,在法官樊雨兰的指导、支持、协助下成功调解了多件各类错综复杂的案件,如交通事故纠纷、工伤事故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劳务纠纷、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纠纷、相邻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调解过程苦口婆心的言语,调解成功后的喜悦,上门送达诉前调解通知书的汗水,实地查看现场的身影,就是在这样平凡的日子里,每天重复着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每当看到调解成功后双方当事人满意的笑容时,大家会觉得付出的汗水和艰苦是值得的,也感受到了调解在化解矛盾时不可磨灭的力量。

 

自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在商会成立以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安源法院的指导下和商会领导的关心下,采取“法官指导+行业调解+司法确认”的解纷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家调解员懂商道、懂行规的优势,准确把握商人心态和交易规则,不仅知道纠纷的症结所在,还能清楚矛盾化解的难点所在,又好又快地将矛盾消除在源头。截至2022109日,副主任曾志芳带领全体调解员成功调解各类纠纷案件400多件,成功调解率达82%。全体调解员在实战中也逐步提高了调解工作的专业技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为共创和谐社区、打造平安萍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非诉调解与法院诉讼相融合,促进矛盾纠纷得到迅速有效处理和解决,合情合理合法为广大会员求诉者提供高效便捷地服务,为安源法院减轻工作压力。真正体现了"共治,共建,共享”的作用,真正体现了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组织所在价值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为促进社会和谐而奉献一份力量!

 

会员风采
  • 【中国...
  • 创新发...
  • 联合工...
  • 春游活...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  电 话:0799-6768888  地 址: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大道21号佳禾购物公园14栋4楼   赣ICP备2023008721号-1   赣公网安备36030202000398号